Event

國璽專欄

2025/11/24

幹細胞功效有哪些?3大熱門用途,帶你一次清楚掌握!

 

幹細胞技術近年來快速崛起,應用範圍涵蓋醫療、美容到再生醫學,已成為各大品牌布局高端保健與臨床應用產品的核心重點。但到底幹細胞是什麼?幹細胞功效能帶來哪些具體好處?幹細胞用途又包含哪些方向?本文將帶大家快速了解幹細胞的基本概念與核心功效,並整理目前市場上最熱門的幹細胞應用領域,協助你掌握這項技術的實際潛力與發展機會!

 

 

幹細胞是什麼?新生兒才有嗎?

所謂的「幹細胞(Stem Cells)」是一種具有高度分化潛力的原始細胞,具備三大關鍵特性:一是能不斷自我複製、產生與自身相同的細胞(Self-renewal);二是能分化為具有特定功能的細胞,以替代或修補受損的細胞;三是能進行旁分泌作用(Paracrine effect),調節病灶處的微環境(Microenvironment),再活化組織和器官的功能性。

因此,幹細胞被視為人體組織修復與再生的基礎來源。由於這類細胞的高度可塑性與潛在應用價值,目前已廣泛被應用於幹細胞療法、醫美保養品及各類再生醫學產品的開發中。

幹細胞是新生兒的專利?

幹細胞已經不再屬於新生兒的特權,在我們成人體內的成體幹細胞現在也有成熟的技術能夠儲存與應用。成體幹細胞皆屬於多功能幹細胞,主要分為2種:

  • 造血幹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s):造血幹細胞可以分化出身體內各種成熟的血球細胞 ( 包含: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等 ),透過其能夠增殖(Proliferation)與分化(Differentiation)的特性,促成造血作用(Hematopoiesis)。

  • 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s ):間質幹細胞與造血幹細胞不同於其多向分化的能力不僅侷限在造血作用,可分化成骨髓、神經、硬骨、軟骨等組織,當人體組織受損時,間質幹細胞能針對多種器官與細胞的衰老與損傷進行替換(Replacement)與再生(Regeneration),進一步達到治病的效果,有望改善目前束手無策的重大疾病。

間質幹細胞3大特性

間質幹細胞(MSCs),又稱「多功能幹細胞」,具備3大特性:自我更新(Self-renewal)、增殖(Proliferation)、分化(Differentiation)、與旁分泌作用 (Paracrine effect)。此外,與一般小分子藥物不一樣,幹細胞具有主動趨導到受傷部位的功能,能夠依循身體組織或器官受損時所釋放的「歸航訊號(Homing factor)」,移動至該區進行修復與再生(如圖一)。

 

圖一、間質幹細胞歸航作用 (Stem cell homing effect)
圖一、間質幹細胞歸航作用 (Stem cell homing effect)

 

幹細胞分化,成為研究核心原料

幹細胞被視為人體「原始細胞」,具備自我複製與多向分化的能力。除了能生成相同的細胞外,也能依據不同的外在環境刺激,分化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細胞,例如:軟骨細胞、肌腱與韌帶細胞、心肌細胞、神經細胞、肝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等(如圖二)。 憑藉這項特性,幹細胞成為組織修復與再生醫學研究的核心原料,為退化性疾病治療與再生療法開啟更多可能。

 

圖二、間質幹細胞分化種類示意圖
圖二、間質幹細胞分化種類示意圖

幹細胞有哪些功效?3大用途不可不知!

過去幹細胞的儲存多集中於新生兒的臍帶與臍帶血,但隨著細胞科技的進步,成人也能透過脂肪或骨髓組織取得幹細胞。其中,「脂肪來源」因採集方式相對簡單、屬自體來源、免疫相容性高,逐漸成為幹細胞臨床與保健應用的重要來源之一。國璽幹細胞已建置完整脂肪幹細胞平台,服務包含:

  • 醫藥等級幹細胞儲存服務

  • Nigiro-Med® 衍生專利條件培養基

  • 臨床級細胞製劑品質檢測與純化技術

透過微創手術僅需取出約5克脂肪,即可透過萃取與純化程序獲得足量的間質幹細胞(MSCs),用於後續儲存、研究或臨床應用。間質幹細胞具備獨特的生物特性與修復潛力,在臨床應用中展現出以下3大關鍵機制:

1. 免疫調控(Immunomodulation)

可有效降低發炎反應、調節免疫系統失衡,對於自體免疫疾病與慢性發炎狀況具潛在改善效果。

2. 分化修復(Tissue Differentiation)

具備多向分化能力,能轉化為受損組織所需的細胞類型,如骨細胞、軟骨細胞、肌肉細胞等,實現組織修復目標。

3. 旁分泌作用(Paracrine Effect)

間質幹細胞可主動分泌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s)與外泌體(Exosomes)等滋養因子 (Trophic factors),啟動周邊細胞的修復程序,進一步促進器官與組織再生。

筆記:幹細胞臨床應用正持續擴展中,基於上述3大再生機制,間質幹細胞已被廣泛應用於多項臨床研究與治療探索中,包括:

  • 代謝類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

  • 神經退化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

  • 骨科相關疾病(如:關節退化、骨折癒合困難)

 

圖三:間質幹細胞應用適應症示意圖
圖三:間質幹細胞應用適應症示意圖

 

幹細胞種類有哪些?有什麼新藥?

幹細胞因其分化與再生潛力,在醫療與藥品研發領域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同種類的幹細胞在特性、來源與應用上各異,了解分類能協助企業挑選最適合的細胞來源作為開發依據。

幹細胞依「來源」分類

類別 特性 臨床挑戰
胚胎幹細胞
(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
分化潛能最強,可生成多種組織細胞 植入體內後較難以控制,且涉及倫理議題,無法成為細胞治療產品
成體幹細胞
(Adult stem cells, ASCs)
來源多樣(如:脂肪、骨髓、周邊血),安全性高 分化能力有限,須要導入特殊技術(如:條件培養基、搭配醫材等)加強療效
誘導型多功能幹細胞
(induced-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
經基因重新編程(Reprogram)變成多能狀態 存在基因不穩定突變、致癌風險

 

幹細胞依「分化能力」分類

類型 說明
全能幹細胞 (Totipotent) 可形成完整個體(如:受精卵)
萬能幹細胞 (Pluripotent) 可分化為除胎盤外所有細胞
多能幹細胞 (Multipotent) 可形成同系統內多種細胞(如:間質幹細胞)
單能幹細胞 (Unipotent) 只能分化成單一細胞類型的前驅細胞(如:肌原細胞)

 

幹細胞新藥開發重點看這邊!

「幹細胞新藥」是指以幹細胞作為主要活性成分,用於治療、預防或診斷疾病的生物製劑。不同於傳統小分子藥物或抗體藥物,幹細胞新藥強調細胞本身的再生、修復與免疫調節功能。
幹細胞新藥的開發流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 細胞來源確認(確認來源安全性與法規合規性)

  • 體外培養與強化技術導入(如:條件培養基、生長因子等)

  • GTP/GMP 品質控管與規格建立(QC)

  • 臨床試驗驗證安全性與有效性(Clinical Trial)

在臺灣,幹細胞新藥需通過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的審查。目前已有多項基於幹細胞的再生醫療製劑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涵蓋:用於關節修復、神經退化疾病與免疫系統調節等適應症。對於企業而言,選擇正規幹細胞代工平台,從細胞取得、純化、儲存到製劑開發一站式整合,可大幅提升開發效率與符合法規。

 延伸閱讀:什麼是間質幹細胞?

幹細胞常見Q&A

Q1. 幹細胞真的有用嗎?

幹細胞的修復效果已在多項臨床研究中獲得肯定,但實際療效仍取決於疾病類型、細胞品質、導入特殊技術、與治療方式。若以治療為目的,應確認開發公司是否已執行臨床實驗,且其製造場域是否符合PIC/S GMP規範,以及是否有揭露臨床數據成果。

Q2. 幹細胞儲存費用是多少?

依儲存細胞來源(如:脂肪、骨髓、臍帶)與技術差異而異,因為細胞公司要維持臨床場域與確保長年保存品質,範圍可以是新台幣數萬至數十萬元不等,因此,若有興趣,請諮詢細胞公司服務窗口取得專業資訊(延伸閱讀:幹細胞儲存費用、流程一次看!)。

Q3. 幹細胞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幹細胞研究正積極應用於退化性關節炎、糖尿病、肝病、神經退化及免疫疾病等領域,實際治療應依據衛福部核准的再生醫療項目進行。

幹細胞CDMO|國璽幹細胞推薦

國璽幹細胞(GWOXI Stem Cell)深耕於細胞治療與外泌體研究,具備幹細胞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整合能力,服務範圍涵蓋:

  • 臨床級與粧品級外泌體原料代工:自主開發YBT平台技術,可生產高品質外泌體,應用於再生醫學領域。

  • 再生醫療應用技術開發:具備臨床級細胞處理中心(cell processing center, CPC)、具備TAF認證的臨床級細胞製劑品質檢測平台(GTESTing®)、與臨床級異體細胞庫等,且具備豐富臨床實務經驗,可支援細胞治療新藥開發與臨床研究。

  • 保養品與原料供應:提供外泌體與幹細胞衍生原料,其原料取得國際INCI name,且具豐富海外合作經驗,能協助國內外客戶進行製造、品質檢測與運送服務。

隨著再生醫療與細胞治療技術的快速演進,幹細胞功效與用途的產品研發正邁向臨床與商業應用新階段。若你正尋求穩定、安全且合規的幹細胞原料來源或代工技術合作, 歡迎聯絡我們,一起開啟細胞治療與幹細胞新藥的下一步可能!

全文參考資料來源

  1. Amit, M. ItskovitzEldor. (2002)

Back